
遥感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
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应用、航空与航天摄影、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摄影测量学、微波遥感、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模式识别、遥感图像解译、环境保护与规划、数学规划与测量中的应用、计算机视觉、海洋测绘、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信息论、地图投影与变换。
就业方向
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气象、军队、资源、环境、土地、规划、计划等部门从事遥感科学与技术相关的教学、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
学习门槛
较好的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等学科基础。
专业介绍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在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在一些欧美大片中,你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场景:从间谍卫星上安装的超高倍镜头运用遥感技术,能够在地球上甚至地下堡垒中的某监控室任意按照需要拍摄、录制地面上的情况,然后再把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其中发挥作用的就是“千里眼”——遥感科学与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提供可视化的军事情报服务,同时也为宇宙探索和民用生产提供支持。比如“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就离不开遥感科学与技术,在数百公里的高空,卫星能够向地面实时传送清晰的图象资料,通过外层空间传感器获取的影像和非影像信息进行语义和非语义解译,提取客观世界中各种目标对象的几何与物理特征信息,为我们对空间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在工程地质勘测中,例如京山铁路改线设计,由于从遥感资料的分析中发现过去资料中没有反映的隐伏地质构造,通过选择合理的铁路线路,在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水文地质勘测中,则利用各种类型遥感资料,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富水地貌部位,识别含水层及判断充水断层等。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遥感和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卫星遥感平台、传感器技术、信息获取、遥感数据处理、多传感器数据匹配和融合、图像自动解译技术和虚拟仿真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能够在城市规划、农业、林业、水利、电力、交通、军事、地质、测绘、环境、海洋等各类遥感领域从事遥感电子设备与系统研制、应用系统和系统集成的建设与开发,以及有关空间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高级专门人才。
考研方向
摄影测量与遥感 测绘工程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可从事的职业
施工员 结构工程师 技术经理 项目经理 项目设计师 结构审核城市规划师 预算员 预算工程师 高级咨询师